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如何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增強群眾幸福感,是擺在每一個鄉村面前的重要課題。今年以來,春秋鄉倉房村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無事”找書記這一重點工作部署,將其作為推動鄉村發展的有力抓手,立足村情實際,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治理之路,繪就了一幅黨群連心、鄉村和諧的動人畫卷。
搭建平臺,暢通民意“直通車”。為了讓群眾“話有處說、事有處辦、難有處解”,倉房村精心搭建了“無事”找書記服務平臺。一方面,在村黨群服務中心設立專門的接待窗口,安排專人負責接待群眾來訪,詳細記錄群眾反映的問題和訴求,并建立工作臺賬。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了村級微信群,村民只需在群里發送消息,就能及時傳達訴求,真正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全方位覆蓋。村干部對線上線下收集到的問題進行分類整理,及時轉交給相關責任人辦理,并跟蹤辦理進度,確保群眾訴求得到及時回應和有效解決。寨洼組村民曹某通過線上微信群反映寨洼片地勢高,節假日返鄉人員增多,用水需求大增,自來水供應不足,給居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村干部收到信息后,第一時間安排人員實地查看,向上級反映情況,爭取政策與資金,在村兩委不懈努力下,自來水增壓泵安裝項目落地。施工時村兩委全程跟進,如今增壓泵投入使用,節假日用水高峰也能穩定供應,群眾用水不再愁。村內群眾也在說“現在有啥事,在群里一說,村干部馬上就解決,真是太方便了!”
網格管理,織密服務“連心網”。倉房村按照“地域相鄰、規模適度、方便管理”的原則,將全村劃分為12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一名網格員。網格員由黨員和村民代表擔任,他們充分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深入網格走訪群眾,了解群眾需求,排查矛盾糾紛,宣傳政策法規。通過網格化管理,實現了服務群眾“零距離”、矛盾化解“早發現”、問題解決“在基層”。在一次網格走訪中,網格員老王發現村民郭某與付某的勞務糾紛。付某雇傭郭某干活時,郭某意外受傷,除醫療費外還索要額外賠償。老王及時向村兩委反映,安排矛盾調解小組迅速行動,走訪梳理糾紛脈絡,鎖定爭議焦點。隨后聯系司法所共同調解,調解小組耐心傾聽,從法律、村規民約、道德等層面勸導,引導換位思考。經數小時調解,雙方態度緩和,最終達成和解,付某支付6萬元賠償款,并現場簽訂《人民調解協議書》,一場可能激化的矛盾糾紛得到了妥善化解。
多元參與,共繪治理“同心圓”。鄉村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倉房村積極引導黨員、志愿者、鄉賢等社會力量參與“無事”找書記工作,形成了“黨建引領、多元參與、共建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村里成立了“暖民心”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環境衛生整治、關愛孤寡老人、義務巡邏等活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同時,充分發揮鄉賢的示范引領作用,成立了倉房村鄉賢理事會,邀請鄉賢參與村里的重大決策和矛盾糾紛調解等,利用他們的威望和影響力,促進鄉村和諧穩定。此外,還通過開展“美麗庭院”“文明戶”等評選活動,弘揚正能量,樹立新風尚,激發了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產業帶動,鋪就致富“快車道”。“無事”找書記不僅要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還要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倉房村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帶動群眾就業創業。村里通過建設廠房出租,引進中藥材知母產業,不僅增加了村集體收入,還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同時,鼓勵村民發展農家樂等鄉村旅游產業,拓寬了增收渠道。村民王某在村里的支持下,開辦了一家農家樂,生意越來越紅火。他說:“多虧了‘無事’找書記工作,村里為我們發展產業提供了很多幫助和支持,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
“無事”找書記工作開展以來,倉房村發生了顯著變化。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矛盾糾紛明顯減少,鄉村環境更加整潔美麗,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不斷提升。在未來的工作中,倉房村將繼續深化“無事”找書記工作,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機制,努力打造鄉村治理的新樣板,讓倉房村成為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