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的溫度,往往體現在為群眾紓困解難的點滴行動中。7月下旬,石關村71歲的老人緊握著網格員的手,言語間滿是感激:“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我這腿腳不利索,正愁沒法出門辦手續,你們就主動找上門來,真是幫了大忙!”這場暖心互動的背后,是當地網格員用腳步丈量民情、用服務傳遞溫情的生動實踐,更是基層治理體系中“為民服務”理念的鮮活注腳。
據了解,這位老人此前因意外摔傷導致行動不便,身體承受傷痛的同時,還因無法出門辦理意外保險申報而犯愁。石關村網格員在日常走訪中敏銳捕捉到這一情況后,立即將此事列為優先處理事項,第一時間聯系醫保、民政等相關部門,詳細咨詢申報所需材料清單與辦理流程,為后續服務做好充分準備。
為切實讓群眾“少跑腿、好辦事”,網格員主動帶著申報表格來到老人家中。在耐心安撫老人焦慮情緒的同時,逐字逐句指導其填寫個人信息,針對老人記憶模糊的部分細心核實。對于老人無法自行提供的診斷證明、費用清單等材料,網格員主動擔當“代辦員”,多方協調醫院、社區等單位協助收集,確保申報材料齊全規范。從信息采集、材料整理到提交審核,網格員全程跟蹤進度,及時反饋辦理情況,最終高效解決了老人的難題。
“特殊群體的需求,就是我們服務的重點。”石關村負責人表示,村里始終要求網格員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對高齡、殘疾、患病等行動不便的群體,堅持推行“上門辦、幫代辦”服務模式,把政務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石關村的實踐恰是我縣深化網格服務、夯實民生保障的縮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