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組織工作條例》,強調提高干部考察質量,精準科學選人用人,切實把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立政之道,察吏為先”。精準識別干部是選好用好干部的前提,干部考察必須延伸“探頭”、拓寬“廣角”,精準描繪干部“畫像”。
要增強考察指標的針對性,區分共性標準與個性要求,突出考察主體和考察指標的分類分層,避免“一刀切”。把握共性要素,堅持把政治標準擺在首位,圍繞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內容,梳理制定干部選拔任用政治標準“正負面清單”。堅持分級分類,黨政正職側重考核工作思路、戰略思維、科學決策、駕馭全局、解決復雜問題和帶隊伍能力等素質;領導班子成員側重考核貫徹執行能力及履行崗位職責等方面的情況等;對專業領域領導崗位,側重考察專業知識、技術攻關等要點,做到既有共性內容又有個性特點,避免模式化和臉譜化,用精準描繪代替“模板簡歷”。
考察識別干部,功夫還要下在平時。采取“日常考核+多渠道考核”模式,對干部進行近距離、多維度、全方位的掃描。在日常工作中,不打招呼、不定時深入工作現場、項目一線,近距離、常態化考察了解干部的工作作風、工作狀態、工作能力等。在重大事件、重大工作、重大問題面前,仔細甄別、深入掌握干部的見識見解、稟性情懷、境界格局和綜合素質。要深入群眾,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作為了解干部的關鍵點,切實在鄉語口碑中考準考實干部。同時,要增加多個評價主體,實現掃描觸角的“全覆蓋”。
“考”是“用”的基礎,只有將干部考察結果與干部的“進退留轉”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獎優罰劣、監督管理作用。要以考察履職情況為重點,對干部進行常態化“體檢”、定期分析研判、動態跟蹤管理,對政治素質過硬、敢于擔當負責、工作實績突出的優秀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對不愿干、干得少、干得差的進行約談倒逼,對約談后仍不改正的,要堅決進行組織調整,使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懲戒,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選人用人導向。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